《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部分直播带货主播存在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问题,涉及产品质量、发货、退换货等方面的消费者权益。

报告点名了疯狂小杨哥、李佳琦、刘畊宏、罗永浩、辛巴5位主播,他们的维权舆情占到了本次采集主播舆情的90.97%,暴露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需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

直播带货在为大家提供了便捷、丰富、有趣的购物体验的同时,也为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机遇。

然而,在直播带货的繁荣背后,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直播带货中的虚假宣传和价格误导问题。

部分不良主播为了吸引流量和提高销量,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诚信环境。

不良主播都有哪些手段蒙蔽消费者呢?夸大产品功效。

某些主播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对产品的功能和效果进行夸张的描述,甚至编造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如“吃一天就有效果”、“可以帮助你排油、去湿气”等。

这些虚假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而且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使用极限用词。

制造紧张感和紧迫感,使用一些极限用词来引诱消费者下单,如“只剩最后一件”、“错过今天就没有了”、“全网最低价”、“绝无仅有”等。

这类极限用词往往没有事实依据,只是为了激发消费者的冲动和非理性。

虚构交易记录。

虚构原价和折扣。

更有甚者有的主播会虚标产品的原价和折扣,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价格低、优惠多,吸引消费者下单。

例如,主播会将产品的原价标得很高,然后再打出很低的折扣,让消费者觉得很划算,但实际上这些原价和折扣都是没有依据的。

拿其他平台高价比价。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拿其他平台或渠道上同类产品的高价来比较,使得消费者觉得这类商品价格挺好的,性价比也比较高,不由自主的就抢着下单。

例如,以京东、天猫等平台上同类商品的高价来比较,声称自己直播间的价格是全网最低价,再不下单就没有喽。

利用消费者心理偏好。

利用消费者对价格的心理偏好来设置产品的价格,营造产品价格有吸引力的假象,诱导消费者下单。

如,主播在商品价格定位时,故意将价格设置为以9结尾的价格,299元、399元等,让消费者觉得比300元、400元便宜很多。

为了避免踩坑,大家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对直播带货中的商品或服务信息进行理性判断和选择,不要轻信主播的虚假宣传和价格误导,避免冲动消费和非理性消费。

另外,要掌握一些维权渠道和方法,遇到问题及时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作者 nasiapp

在线客服
官方客服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12:01
您好,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选择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