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远程手术越来越多见
5G遇上AI医生也不是第一次
但是……
通过5G+AI,实现医院间“一对多”远程会诊
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今天,广东这家医院做到了!
广东卫生在线马上为你展示
5月24日上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成功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AI+5G跨网段远程微创介入“一对多”指导手术。广卫君了解到,该技术创新性地将肿瘤微创治疗与AI人工智能+5G技术相结合,开创“一对多”实时会诊模式,为远程手术的规范化直播系统源码以及指导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01
5G+AI
让“一对多”实时会诊成可能
走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广卫君看见屏幕上同时显示四家医院的会诊画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徐瑞华介绍5G远程手术情况
想象一下,这就是一场新闻大直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相当于主新闻直播间,分别连线珠海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及高州市人民医院。
这场“一对多”手术连线大直播围绕肝癌患者微创介入治疗开展,其直播系统源码实时通话、画质传输要求比普通新闻直播要求高得多,而5G+AI让“一对多”实时手术会诊成可能。
珠海市人民医院为一名60岁肝癌患者实施粒子植入术。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为一名53岁的肝癌患者实施微波消融术。
高州人民医院为一名64岁胆管细胞癌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
直播连线开始前几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组建涵盖肿瘤微创介入科、肝脏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MDT专家团队,预先运用医院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人直播系统源码工智能技术,完成术前三维规化及消融手术计划,同时运用3D打印技术将数字化信息转变为现实。
直播连线中,专家针对外地医生术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意见。
与此同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现场远程演示最新的DSA/CT复合手术,救治一名30岁肝左叶巨块型肝癌合并门脉左支癌栓、双肺多发转移患者。
▲四家医院同时会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主任黄金华介绍,这种高效联合的手术模式能真正做到肿瘤血管介入与肺直播系统源码血管介入同时进行,有效缩小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及负担,是未来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次“一对多”手术远程会诊针对同类型的肿瘤微创介入手术开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表示,日后可以把“一对多”远程实时连线拓展到影像、病理、内镜检查等方面的会诊。
▲刘卓炜介绍5G远程手术情况
02
肿瘤微创介入手术
正式进入“AI+5G”时代
“一对多”远程手术指导,为何选择肝癌微创介入手术?
目前,肝癌在中国的直播系统源码发病率非常高,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一半以上,大约85%的患者发现患肝癌时,已失去外科手术、肝移植等根治机会。
肝癌微创介入治疗则是这些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损伤小,可重复手术,疗效不错,让肝癌在微创治疗手段的管理下逐渐成为了“慢性病”。
相比于外科手术而言,肝癌微创介入治疗更容易实现数字化以及规范化,手术远程指导的意义更为重大。
此次手术的实施标志着肿瘤微创介入手术正式进入“AI+5G”时代。
黄金华补充告直播系统源码诉广卫君,成功开展粒子、射频消融以及微波消融手术的关键在于手术针的进针布局以及消融条件,利用5G更高速率、更多连接、更低时延的优势,介入专家能够在几秒内接收外院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CT扫描图像,以便快速完善进针及消融条件的规化设置,实时指导外院医生进行消融针的入路及布局。同时,介入专家也能准确地对消融治疗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避免或者减少患者消融并发症的发生。
▲黄金华介绍5G远程手术情况
03
从“走直播系统源码穴”到5G会诊
“互联网+医疗”走上高速道
在“一对多”远程会诊直播前,刘卓炜介绍了医生会诊模式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传统会诊“走穴、开飞刀”
电话、信息化会诊
网络直播
5G直播会诊
以往,传统的远程网络直播会诊经常遇到画面不清晰,直播延迟等问题,这些“小误差”很可能给手术带来致命性差错。而在5G时代,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两地医生仿佛面对面交流,手术操作能以4K超高清效果呈现,让会诊医生感觉身临其境。
中山大学肿直播系统源码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表示,以前医生为患者会诊,往往要跑到基层医院,路上耗费时间长,基层患者来大医院,除了路途折腾,各种开销费用也不小。“现在通过一对一模式,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孙颖介绍5G远程手术情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徐瑞华表示,通过5G直播,基层医生仿佛到现场学习这种先进的手术模式,解除地方医院硬件上的限制。可以预期,随着这种高效、便捷远程手术指导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将有效直播系统源码促进肿瘤专科联盟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单位的联动,更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患者在减少经济负担的同时能够接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记者|周颖怡
编辑|苏海宁 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黄金娟 余广彪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
让更多人了解医疗高科技
点亮小花花,一起为健康加油!